一、空气净化处理技术

菲利普·勒纳德(1862年6月7日-1947年5月20日),德国物理学家,勒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,为此获得诺贝尔奖;他用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;他也提出过一种原子结构设想。1905年他接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。勒纳德像他同时代的汤姆孙和卢瑟福一样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,但是他反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。勒纳德是一个狭隘民族主义者,曾是希特勒的物理学顾问。尽管如此,勒纳德仍是一位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 。
1、原理(勒纳德效应技术)
水经过高速摩擦、尖端放电等现象后,容易被激发,从而分解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,这就是著名的勒纳德效应。反应方程式如下:勒纳德效应 3H2O = 2H3O++ O2-在山林、瀑布、喷泉处勒纳德效应很容易产生。可利用勒纳德效应,通过自激式负氧发生器产生大量负氧离子对粉尘进行吸附。

2、音爆除尘技术
一定压力的空气进入喷头的文氏管腔体,通过高压空气喷头进行压缩并吸入水,文氏管因超音速产生音爆,把水粉碎成微小的直径10μm以下的颗粒,通过头部的喷孔喷出干雾形成浓密的雾墙。粉尘与水雾碰撞、粘合聚集形成粉尘团,粉尘团因重力降落,从而达到除尘、抑尘的效果。
3、纳米气液二相膜空气过滤除尘技术

在纳米气液二相膜微反应器中,涂装特殊纳米材料,可增大过滤板对水的吸附力(粘滞力),使过滤板上附着水流后,减小过滤板间隙,产生纳米通道,从而达到精除杂质的效果。
4、气溶胶处理技术

由于气溶胶的分散介质是气体,气体的粘度小,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很大,质点相碰时极易粘结以及液体质点的挥发,使气溶胶有其独特的规律性。通过高效折流,形成气体速度静滞区,离心惯性可将气溶胶最大限度地捕捉下来,减少气溶胶对环境的影响。

二、烟气深度净化及热回收技术
1、等离子深度脱硫、脱硝技术
采用小流量高浓度等离子体注入烟道中,并与烟气中的H2O反应生成·OH,在无吸收剂、无催化剂及没有其他方法协同作用下,实现了烟道中快速氧化脱除烟气中的SO2、NOx并生成资源物质酸的反应过程,脱硝、脱硝效率达86.8%。本方法解决了目前脱硫、脱硝的问题,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一种绿色新方法。
2、烟气深度除尘(除气溶胶)及热回收技术——气溶胶危害
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。 雾、烟、霾、轻雾(霭)、微尘和烟雾等,都是天然的或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。
影响:①降低能见度,表现形式有沙尘暴,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高的城市地区日渐增多的灰霆天气等。②大量的增加的PM2.5会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的伤害,增加呼吸系统疾病。③影响环境温度和植物生长率。④影响云与降水。⑤影响气候变化。
烟气深度除尘(除气溶胶)及热回收技术——处理原理

三、离心式大温差换热技术
河海技术方案是在集中供热一次网上设置热泵+MVR+供热板换机组,吸收低温的一次网回水中的热量,使得一次网回水温度进一步降低,同时将这两部分热量用于加热二次网热水,供给热用户。利用此技术提高集中供热管网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,该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管网,集中供热管网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,该系统还包括供热主机,一次网供水管路通过管道与板换、热泵、MVR闪蒸取热装置相连,降温后返回一次网供水管路,输送到各个常规的换热站中加热二次网热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