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以水源热泵能源站为主的热泵技术

 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(一般在1000 米以内),如地下水、地表的河流、湖泊和海洋,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辐射能量,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。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: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(如电能),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。水体分别作为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,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“取”出来,释放到水体中去,由于水源温度低,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,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;而冬季,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,从水源中“提取”热能,送到建筑物中采暖。

  水源热泵与常规空调技术相比,有以下优点:

高效节能

  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(COP值)最高的制冷、制热方式,理论计算可达到7,实际运行为4~6。

  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的水体温度冬季为12~22℃,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,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,能效比也提高。而夏季水体温度为18~35℃,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,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,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,从而提高机组运行效率。水源热泵消耗1kW.h的电量,用户可以得到4.3~5.0kW.h的热量或5.4~6.2kW.h的冷量。与空气源热泵相比,其运行效率要高出20~60%,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40~60%。

可再生能源

  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热源,利用地球水体自然散热后的低温水作为冷源,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。其中可以利用的水体,包括地下水或河流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。地表土壤和水体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,收集了47%的太阳辐射能量,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(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量),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,地表的土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的均衡。这使得利用储存于其中的近乎无限的太阳能或地能成为可能。所以说,水源热泵利用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。

节水省地

  以地表水为冷热源,向其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,不消耗水资源,不会对其造成污染;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、储油房、冷却塔等设施,机房面积大大小于常规空调系统,节省建筑空间,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。

环保效益显著

  水源热泵机组供热时省去了燃煤、燃气、然油等锅炉房系统,无燃烧过程,避免了排烟、排污等污染;供冷时省去了冷却水塔,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、霉菌污染及水耗。所以,水源热泵机组运行无任何污染,无燃烧、无排烟,不产生废渣、废水、废气和烟尘,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,对环境非常友好,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。

应用范围广

  水源热泵系统可供暖、空调,还可供生活热水,一机多用,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。特别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,水源热泵有着明显的优点。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,而且用一套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供热和供冷的要求,减少了设备的初始投资。其总投资额仅为传统空调系统的60%,并且安装容易,安装工作量比传统空调系统少,安装工期短,更改安装也容易。

  水源热泵可应用于宾馆、商场、办公楼、学校等建筑,小型的水源热泵更适合于别墅、住宅小区的采暖、供冷。

维护方便

  水体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,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,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,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、稳定,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;采用全电脑控制,自动程度高。由于系统简单、机组部件少,运行稳定,因此维护费用低,使用寿命长。

政策支持

  根据国家建设部政策规定,凡采用水源热泵空调技术的建筑物,通过向当地建委申报,可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,减免建筑配套费用140~200元/m2

二、冷凝式水源热泵技术

1、低温差冷凝取热技术

  由于纳米亲水材料对水的吸附力、表面张力的作用,换热形成水平铺状换热液膜,含湿空气垂直穿过纳米液膜形成分子间对流换热,可实现2℃的气水低温差换热。

2、防冻工质再生技术

  利用负压低温蒸发冷凝技术,通过“闪蒸”,快速实现防冻工质低温蒸发浓缩,同时解决了防冻工质飘逸难题。蒸凝罐是浓缩工质的装置,内部含有蒸发器和冷凝器。

3、防漂水技术

  通过高效折流,形成气体速度静滞区,离心惯性可实现最小的漂水率,漂水率可低至3‰,有效的避免了防冻工质的损失及对环境造成影响。

4、冷凝式水源热泵成套机组

  历经十年潜心研发,通过利用气液两相纳米低温差换热、防冻液浓缩等多项技术,提供全新上市产品冷凝式水源热泵成套机组(COHP)。机组为高效成套设备,运行稳定可靠,不结霜、不积尘、极端天气可以保证换热,是热泵行业节能跨界新产品!

三、燃气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技术(CCHP)

  “分布式能源”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。一次能源以清洁燃料为主,可再生能源为辅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;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联产为主,其它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,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,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;在环境保护上,将部分污染分散化、资源化,争取实现适度排放的目标。

  分布式供能相对于传统供能方式而言,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、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,可独立地输出电、热或(和)冷能的系统。

  分布式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(DES/CCHP):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,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,同时产生电能和可用热(冷)能的分布式供能系统,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,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80%以上。

CCHP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设备

CCHP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势:

  • 能源综合梯级利用,综合能源效率高,节能率高
  • 没有或者有很低输配电损耗,无需建设配电站
  • 节省输变电投资
  • 供电可靠性提高,不受大规模停电事故影响
  • 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,如工厂、宾馆、医院、偏远地区、商业区
  • 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,减少了环保压力
  • 移“电峰”同时填“气谷”
  • 网络化、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
  • 为高品位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
  • 土建和安装成本低